google, 新浪上可以看到很多专业精彩影评,肯定很有助于加深理解和回味这部经典作品。看完电影和影评,费点时间记录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情节的理解(电影完整版):
1. 王佳芝和自己的同学第二次性交,王佳芝采取的是主动的姿势,身体很兴奋,但脸上毫无享受兴奋之情,有嫖妓经验的同学老实的说“你这次好像有点反应”,王佳芝无不气恼的说“我现在不想和你讨论这个”。
这个情节重要在非常隐蔽的写实,虽然不如影片中另外几次裸戏那么紧张细致,但这是影片写实风格的一个标记,这为王佳芝最后不得不死的结局进行了一个隐喻。就像《红楼梦》于大梦幻处写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必然命运一样,黛玉不得不死,不是黛玉多病,而是黛玉可怜。王佳芝就是这么可怜,她是一个花样年华的女大学生,有着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对国家民族的诚挚的爱和忠诚,可是看到她在机械的性交的时候,这一次根本没人强迫她,但没人关心她重视她,这和黛玉葬花是完全一样的可怜处境,所谓字字见血,无一字可删,因此,你可以跟着导演大哭一场了。
好的作品就是这样,笔力深厚,于小藏大,于不经意处扼住精魂,如同上乘兵法,春秋巨力,看多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牡丹亭,就能熟悉这种对社会、时代进行反思的艺术技巧,虽说属于技巧,其实就是魅力。
2. 在日本餐馆,汉奸头子也能体会到那时日本人的歌舞如哀嚎,其实他们杀得人越多越恐惧。
这是侵略者和伪政府的内心恐惧,那为什么还要继续杀人呢,因为越恐惧越要杀人!在这里你看到的是无助的历史结局,又一次,点明了王佳芝不能冷酷的执行任务——作为业余级特务的悲惨结局,不论易先生是否可怜爱惜这个娇好性感可爱的女性。痛恨汉奸或者王佳芝的人大可不必在乎王佳芝的死活,但是这个杀人的地狱式循环是所有依赖暴力方式生存的人无法挣脱的紧箍咒。
3. 关于最后毒药一幕,好像很多影评都说王佳芝此时犹豫了,还对生存抱有一线希望或者易先生会特殊关照她,我认为这个大大的误解,是以超然的姿态对王佳芝的侮辱。仔细看那一幕,王佳芝冒着同志和她自己生死攸关压力给汉奸头子告警泄密,那一刻她真的在乎那已饱受摧残的生命么?事败后道路立刻被封锁,在人力三轮车上,她听到人群中一个师奶着急回去烧饭的对话很自然而木然的一笑,很平静的取出毒药-——可是还有必要吞服么,他们这帮sb学生已经没有任何情报价值,等待他们的就是简单例行的询问、行刑、处死,死于自己伪政府的法场上。而她死之前还可以看到她曾有好感的男同学——她一下子回忆起在香港学校剧场里的那一幕——和她的几个同学一起死,至少尸体不孤单。
好片~李安,向你敬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